柏林洪堡大学
院校推举
1柏林洪堡大学
城市简介:
柏林,德国首都, 也是德国最大的城市,有750年历史,2000年成为德国的新首都,现有居民约340万。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韦尔河流经该市。柏林扼东西欧交通要冲,北部距离波罗的海、南部距离捷克均不到200公里。柏林位于欧洲的心脏,是东西方的交汇点。城市面积883平方公里,其中公园、森林、湖泊和河流约占城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整个城市在森林和草地的环抱之中,宛若一个绿色大岛。柏林的建筑多姿多彩,蔚为壮观。人们徜徉街头,随处可见到一座座古老的大教堂、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和巍然挺立的连云高楼。既有巴洛克风格的灿烂绚丽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也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申克尔剧院,既有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有蜚声世界的现代建筑流派作品。这些美不胜收而又经历了历史沧桑的各具特色的建筑,使人强烈感受着柏林的古典与现代、浪漫与严谨的氛围。柏林是座文化名城,全年几乎都有文化节,常常瞬眼间,街道就变成了舞台,行人变成了观众。
柏林是世界重要的文化学术交流场所之一,有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电影节、还有音乐剧目“巴黎圣母"和众多国际著名的展览和博物馆。
学校简介:
柏林洪堡大学 (Humboldt-Universitaet zu Berlin,简称HU Berlin)的前身是柏林大学,二战结束后改名为洪堡大学。洪堡大学是德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成立于1810年,岂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由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Wilhem von Humboldt)创办。当时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柏林大学从一成立起,就确定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全面人文教育的办学宗旨。
洪堡大学一直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合作。1959年加入国际大学协会后立即与原苏联的“洛蒙诺索夫”莫斯科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随后又先后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大学、波兰的华沙大学、原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大学、古巴的哈瓦那大学、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埃及的开罗大学、日本的法政大学、西班牙的马德里孔普卢滕塞大学、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50多所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1981年,中国的北京大学和洪堡大学互派专家,1982年,我国又选派3名进修生到洪堡大学深造。
创校理念:
洪堡大学是依据创校者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所创立的新学校,他也希望洪堡大学能成为「现代大学之母」。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而且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的目的,而非实务的人才培育。在此之前,不论欧洲或美国的大学,都还是研习修道院教育的传统,以培养教师、公职人员或贵族为主,较不重视研究。此后洪堡的理念传递至欧、美各地,也成为许多大学仿效的对象。
专业与师资:
柏林大学成立时有四个传统系科:法律系,医学系,哲学系和神学系。第一个学期有256名学生上课。现在,该校已经拥有三万七千多名学生,将近两百多个专业。
曾任职于该校的著名教授有: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法学家卡尔弗里德内西.凡撒非尼亚,训诂学家奥古斯特.波克等当时在欧洲都非常著名的学者。
二十世纪柏林大学科研成果特别显赫,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就出自洪堡大学即当时的柏林大学,即1901年荷兰人教授雅可比.亨里修斯.凡霍夫因研究出化学动力学定律而获得诺贝尔奖。此后,该大学共出了二十九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洪堡大学是德国大学的表率,也是许多国家的大学效法之楷模。重建于1818年的波恩大学曾沿袭洪堡大学的办学模式。
专业设置:
●法学院
洪堡大学德意志和国际建筑法学系、环境法研究中心、大陆法学系、宪法学院
●农业以及园艺学院
植物种植学、园林艺术学、家畜学
●第一自然科学院
生物学、化学、物理学
●第二自然学院
地理学、信息学、数学心理学、夏堡医学院
●第一哲学院
哲学、历史、欧洲民族学、生物信息学
●第二哲学院
德意志文学、德意志语言学、罗马语言学、英美文学、斯洛伐克文学、古语言学
●第三哲学院
社会学、文化和艺术亚非文学
●第四哲学院
运动学、康复科学技术学院
●经济学院
金融学、管理和运营市场学、市场运营、统计学、经济史、经济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