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
About Us
) |
加盟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帆之都学校
公司荣誉
国际预科
新闻热点
英语学习
留 学 国 家
中小学生培训
留 学导 航
小语种培训
移民业务
海外院校
结伴 同行
冬/夏令营
成功案例
奖 学 金
美国
新西兰
英国
爱尔兰
意大利
日本
加拿大
新加坡
马来西亚
俄罗斯
法国
澳大利亚
西班牙
韩国
北欧
乌克兰
白俄罗斯
葡萄牙
德国
奥地利
巴西
阿根廷
您当前位置所在位置:
首页
>
留学国家
>
德奥
>
国家印象
>
奥地利文化
奥地利人
来源:
编辑:
日期:
2011-02-15
浏览方式: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1704
奥地利的主体民族。另有部分散居在意大利、美国、瑞士、英国等国。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阿尔卑斯类型。国语为德语,口语有多种方言。奥地利人多为天主教徒,少数为基督教徒中的加尔文派。奥地利人主要由属于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吸收有斯拉夫人以及罗马化的土著居民的成分。他们虽与德意志人在族源和语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形成过程。奥地利人有悠久的民族文化。17~18世纪,奥地利的巴洛克式建筑闻名于欧洲。F.J.海顿、W.A.莫扎特、F.P.舒伯特、J.施特劳斯等作曲家的出现,使奥地利的音乐驰名于世界。奥地利工农业都较发达。畜牧业以养牛、猪为主。农作物有马铃薯、甜菜、小麦、玉米等。
奥地利人
Austrian
欧洲中部奥地利人口占多数的民族。约有 690万人(1978),占全国人口的91.8%。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阿尔卑斯类型。国语为德语,口语使用上德意志语的多种方言(下阿勒曼尼方言、中巴伐利亚方言、下巴伐利亚方言),与书面语差别较大。奥地利人89%为天主教徒,6%为基督教中的加尔文派。
奥地利人主要由属于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吸收有斯拉夫人以及罗马化的土著居民的成分。他们虽与德意志人在族源和语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形成过程。公元前5世纪以前,今奥地利地域上居住着伊利里亚人、伊特拉斯坎人和雷托人。 公元前5世纪左右克尔特人大批到来。公元前2世纪,今奥地利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罗马人统治下,上述各族居民逐渐罗马化。在4~7世纪的民族大迁徙过程中,匈奴人、阿瓦尔人等游牧民族曾经过奥地利,对这里的居民留下多方面的影响。6世纪斯拉夫人的部落来到奥地利的东部 (西斯拉夫人)和东南部(南斯拉夫人)。同时,阿勒曼尼人和巴伐利亚人在西部和西北部定居。7世纪末,今奥地利部分地区一度处于萨莫斯拉夫大帝国的统治下。8世纪,奥地利成为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 9世纪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则属于东法兰克王国。从此奥地利的绝大部分地区日耳曼化。10世纪开始出现“奥地利”这一称谓。从13世纪起,奥地利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日益强大,15~16世纪时已拥有今奥地利的疆域。从16世纪上半叶到17世纪中,它发展为包括现今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以及意大利、波兰和南斯拉夫部分地区的奥地利大帝国,因此,奥地利人也受到了意大利人、匈牙利人和斯拉夫人的较大影响。奥地利作为欧洲的强国和抵御奥斯曼侵略的堡垒,长期处于和法国争雄和抗击奥斯曼帝国的两线战争之中。奥斯曼土耳其人曾两度围困维也纳。1618~1648年间,奥地利人和法国、瑞典、丹麦等国以及北德意志和中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国家进行了长达30年的战争。这些战争促进了奥地利人
使用语言
民族意识的增长。1866年奥地利被普鲁士战败后,改组为奥匈二元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奥地利人单独成立共和国。1938年被法西斯德国吞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别为苏、美、英、法占领,1945年再次成为独立的奥地利共和国。1955年占领军撒出,奥地利宣布永久中立。 德国在德语中(Deutschland),历史学家通常喜欢把它翻成“德意志兰”而不是“德国”。
现在德国的版图是“小德意志兰”的概念,加上奥地利才是“大德意志兰”的概念。
原本确实是一个王朝统治下的。但是十三世纪时德国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空位时期,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德国的皇帝都是靠七大选侯选举出来的。其中有一个家族叫做“哈布斯堡”,通过一定手段长期占据皇帝之位,慢慢就形成了现在的奥地利。而“普鲁士(说明:其概念和面积大约为现在德国的二分之一)”是后来由“霍亨索伦”家族建立的,他的出现要比“哈布斯堡”的奥地利晚很多。奥匈帝国,是奥地利通过阴谋在十九世纪与当时的匈牙利签订条约建立的“二元制”国家。所以匈牙利不说德语。
奥地利文化
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奥地利学龄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均由国家负担。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者可免试上大学。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创立于1365年,系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
在奥地利到主人家作客或应邀赴宴,可着深色装,也可着浅色装;较正式的重要场合(例如有较重要的人物参加)应着深色装,以示庄重,参加婚礼或生日庆祝活动可着浅色装;听音乐会、看歌剧须着深色装。奥地利的餐馆以"鸽子"作为餐馆的星级标志。"鸽子"越多,餐馆越高级,最高为四星级。宴请可分为工作宴请和私人宴请两种。如系工作宴请礼物可免;私人宴请则需带礼品。
精神支柱
离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只有区区的60公里的距离,搭乘电气火车也不过1一个小时的功夫,就达到了奥地利的首府----维也纳(Vienna)。来到了维也纳,一定要参观维也纳市的标识、奥地利国家活动中大事的举办点----『维也纳之心』史蒂芬大教堂。
史蒂芬大教堂有时候也被称为圣史蒂芬大教堂,是罗马天主教的大主教的所在教堂,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由于坐落在维也纳的市中心,所以又称之为『维也纳之心』。这座建造于1147年,原本是罗马式风格,但遭受两度的大火后于14世纪修建成哥特式建筑。即使改头换面,也无法避免它要经受土耳其人的炮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洗礼。二战后重新修筑成了今天的模样,拥有仅次于德国科隆大教堂的137米高的塔尖。这座始于12世纪的建筑,见证了维也纳所处的奥地利的历史风风雨雨。屡经劫难和经过多次修建的史蒂芬大教堂的命运,其实与奥地利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两者复杂的历史交相辉映。
维也纳是公元前500由凯尔特人建立的(称其为Vedunia),但在新石器时代维也纳已经有人居住了。公元15年,维也纳是罗马帝国用来防卫北边的日耳曼部落的一个前线城市(此时名字为Vindobona)。由此拉开了奥地利被古罗马人占据的序幕。
公元4世纪左右,匈奴人入侵罗马帝国,导致哥特人通过多瑙河逃入罗马帝国境内,并形成一股势力动摇了罗马的统治根基。奥地利的历史中有增添了匈奴人和东哥特人占据的情节。匈奴的人侵略活动,导致了欧洲史上最大的民族大迁徙,起源于今瑞典南部的斯堪地那维亚日耳曼的分支伦巴第人进入了奥地利地区,因此奥地利的历史中又有了伦巴第人占据的足迹。
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和巴伐利亚人部落达到奥地利定居。
从8世纪开始,奥地利成为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并开始逐渐的日耳曼化。
公元955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勒赫菲尔德战役中击败了马扎尔人,标志着维也纳和奥地利的崛起。
996年,史书上第一次出现『奥地利』这个名称。维也纳在巴本堡王朝的统治下,开始了第一次崛起。
哈布斯堡家族在1278年战胜了巴本堡王朝波希米亚国王后,开始了统治奥地利的历史,并将其作为首都和统治中心而让后者闻名遐迩。此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的首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被分割,其中的一部分领土(原属内莱塔尼亚地区)形成了今天的奥地利共和国,并且被禁止与德国合并。
但是1938年,德国违背信义与奥地利合并,因此造成奥地利在二战结束前都受纳粹德国统治。二战结束并不代表着奥地利的独立,反而被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盟国占领(首都维也纳也像柏林一样被四国瓜分占领),直到1955年5月15日《奥地利国家条约》的签署,盟军撤军后奥地利才真正完全独立,同年10月26日,奥地利宣布永久中立。
奥地利人民终于都疲惫了。在经过几千年前层出不穷的种族冲突和民族战争甚至国家名义的纷争,奥地利人民终于都找到了让自己完全沉浸于音乐之平和世界的最好方式----永久中立。
奥地利的文化尤其在音乐方面的表现灿烂得让世界不敢直视,它产生过很多著名的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舒伯特、布鲁克纳、老约翰•斯特劳斯、小约翰•斯特劳斯、马勒、博格等。超过160年历史的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依然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乐团。除了音乐方面,还有著名的物理学家,如玻尔兹曼、薛定谔等;哲学家如天才维特根斯坦、哥德尔等;对后世的每一个人都有或多或少影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也来自奥地利,传奇的政治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哈耶克也出生于奥地利,这些共同创造了光辉的维也纳文化传统。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的辉煌也给维也纳留下了数不胜数的雄伟建筑,由于她的包容烂漫情怀,吸引了贝多芬、马勒、莫扎特等众多音乐家集聚于此创造。众多名人和历史上的辉煌史迹,成就了维也纳成为『多瑙河的女神』之美誉。如今的人们,在承继着维也纳伟大古典音乐家们的优良传统。
维也纳音乐的辉煌以及在各学科中的人才辈出,或许可以从处于欧洲心脏位置的奥地利总是成为欧洲冲突的交锋点可以得到某些启示。武力、种族、民族、文化等冲突的最前沿,也是最全面接触冲突,成就了奥地利特别是维也纳人们能突破疆域的界限思考人类的问题。
音乐是一种特有的思考方式和思想传播途径,同时,不能否认,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同样也是一种思考人类与世界未来的有效方式。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障碍不是信仰等价值观的根本不统一,而是彼此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促进大家坐在一起谈判也是避免冲突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奥地利,好像明白了这些。维也纳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它的政治中心,犹如一颗多瑙河畔上的明珠,多瑙河孕育了奥地利--维也纳的文明,而维也纳也让长流不息的多瑙河饱含着历史沧桑。维也纳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同时还是石油输出国、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维也纳每年举办超过100场的国际会议,已经成为国际性会议最受欢迎的会场地。
艰难的转身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一切都是东欧共产主义政权解体的1989年之后国际环境发生了强烈的变化奥地利艰苦的摸索。加强与西方国家的联系和接触,回归欧洲,加入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体系,是剧变后东欧及周边国家的首要任务和战略目标。因为对外全面开放,开展最广泛的国际经济合作,才能实现本国经济的振兴。除了经济层面能够实现真正的统一外,欧洲的意识形态方面已经被各国『非常一致』的暂时不理会(意识形态、文化、民族等传统即将会成为欧洲一体化最大的矛盾)。在和解为欧洲主旋律下,奥斯地能走多远,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就在于她在东西方冲突夹缝中思索出来的『和平中立』原则能坚持多久。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返回TOP
】
相关阅读
到2011年,奥地利经济估计恢复增长
奥地利华人社会文化气息浓厚 华媒贡献大
奥地利音乐,比大理石永恒
奥地利的风土人情
奥地利人的婚姻和家庭观
奥地利出新规促移民融入 不学德语将取消居..
奥地利简介
帆之都国内分支机构
成都
028-85566392
沈阳
024-62266989
温州
0577-88801280
晋城
0356-2136348
上海
021-62115882
西安
029-83665624
长沙
0731-82859359
南宁
0771-5320161
广州
020-29890315
成都
沈阳
温州
晋城
上海
西安
长沙
南宁
广州
帆之都海外办公室
新西兰:
0064-9-6262218
澳洲:
0061-2-92115505
加拿大:
001-416-8007292
法国:
0033-954368686
新西兰
澳洲
加拿大
法国
帆之都培训
学校简介
校园风采
校区管理
资深顾问
方老师
资深顾问
MSN
QQ
专业评估
在线咨询
文老师
资深顾问
MSN
QQ
专业评估
在线咨询
李老师
资深顾问
MSN
QQ
专业评估
在线咨询
温老师
资深顾问
MSN
QQ
专业评估
在线咨询
李老师
资深顾问
MSN
QQ
专业评估
在线咨询
杨老师
资深顾问
MSN
QQ
专业评估
在线咨询
杨老师
资深顾问
MSN
QQ
专业评估
在线咨询
杨老师
资深顾问
MSN
QQ
专业评估
在线咨询
张老师
资深顾问
MSN
QQ
专业评估
在线咨询
移民部
英/美
美国
意大利
法国
西班牙
奥地利
德国
俄乌白
电子月刊
在线阅读
下载
2011年电子杂志第5期
2012年电子杂志第3期
2011年电子杂志第4期
2012年电子杂志第2期
2011年电子杂志第3期
2012年电子杂志第1期
2011年电子杂志第2期
2011年电子杂志第6期
2011年电子杂志第1期
友情链接
湖南工学院
帆之都-法国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奥克兰大学
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
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
美国卡森纽曼大学
河北武邑中学
帆之都移民
温州大学
湖南城市学院
梅西大学
新西兰维特利亚理工学院
北京帆之都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0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富华大厦F座8层8C 京ICP备05085901号
学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丙2号金泰集团二层
电话:010-51667188 传真:010-65536201 E-mail:
jamesz@fanzhidu.com
/
jamesz@public.bta.net.cn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18 FanZhiDu.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北广艺
广州:
020-38915933
唐山:
0315-2029166
温州:
0577-88801280
沈阳:
024-62266989
晋城:
0356-3056220
西安:
029-83665624
南宁:
0771-4797335
长沙:
0731-82859359
上海:
021-62115882
成都:
028-85566392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964号